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确保能源供应。
重要战略机遇期,危机并存、危中有机、危可转机。发展和安全,鸟之两翼、车之双轮,互为条件、彼此支撑。
推动高质量发展,进是关键词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畅通国内大循环,突破供给约束堵点,打通生产、分配、流通、消费各环节,新发展格局将持续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塑造新优势、激发新活力。新步伐新成效,振奋人心,世界瞩目,应和着今年7月1日响彻天安门广场的庄严宣示今天,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,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。进,夯实了稳的基础。进博会朋友圈越扩越大,服贸会购物车越装越满,消博会参展商热情高涨,广交会采购商竞相下单开放合作平台魅力十足,扩大高水平开放步履坚定。
把大局,稳字当头;谋大势,以稳应变。新征程上,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丰厚滋养,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,任何敌人、任何风险挑战都难以阻挡!时与势在奋进的中国。依托国家物流枢纽,拓展海运、空运、铁路国际运输线路,推动构建支撑全球采购、全球生产、全球销售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,推动国际物流降本增效。
完善能耗双控有关政策,严格能耗强度管控,多措并举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,保障工业发展合理用能。发挥链主企业作用,优化产业链资源配置。组织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,探索推广两业融合新路径新模式。对确有困难的纳税人,地方可按现行规定减免房产税、城镇土地使用税。
聚焦新能源汽车、医疗装备等重点领域,实施重点领域1+N产业链供应链贯通工程,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,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贯通发展。完善制造业中长期融资考核评价机制。
落实减税降费政策,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今年四季度部分税费。(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商务部、国资委、市场监管总局、证监会按职责分工负责)(三)保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顺畅。推动传统线下业态供应链和运营管理数字化改造,发展新型信息消费。(发展改革委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按职责分工负责)四、优化发展环境,促进工业经济行稳致远(十五)减轻中小企业负担。
落实好稳外贸政策措施,巩固提升出口信用保险作用,抓实抓好外贸信贷投放。(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财政部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人民银行、国资委、税务总局、市场监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)(十六)优化市场环境。(发展改革委、全国工商联按职责分工负责)各有关方面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,进一步提高站位、坚定信心,统筹发展和安全,强化责任担当、主动作为,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抓好政策落地落细落实,同时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态势的跟踪监测,深入分析研判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,强化预研预判,做好政策储备,全力以赴振作工业经济运行,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。加强制定政策的事先评估和事后评价。
健全家电回收处理体系,实施家电生产者回收目标责任制。进一步强化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监管,坚决遏制过度投机炒作。
科学确定石化、有色、建材等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,明确目标方向,突出标准引领,严格能效约束,组织一批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,开展节能降碳技术示范应用,提高行业节能降碳水平。(发展改革委、科技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商务部、国资委、市场监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)二、挖掘需求潜力,拓展工业经济市场空间(四)促进重大项目落地见效。
紧密结合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周期,合理确定融资期限,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,提升融资支持的精准性和有效性。(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财政部、商务部、国资委、能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)(八)提高外资利用水平。大力弘扬工业经济优秀企业家精神。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应用。建立健全制度化的政企互动机制,落实好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,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。(发展改革委、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)(九)推动外贸稳定发展。
在钢铁、有色、建材、石化、煤电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技术改造,推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,实施生产线和工业母机改造,补齐关键技术短板,提高产品供给质量。开展质量技术帮扶巡回问诊,鼓励企业建立质量追溯机制,有效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。
(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市场监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)(十三)加大制造业融资支持。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,促进产业用工需求和职业技能培训有效衔接,提高劳动者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能力。
在5G、千兆光网等领域布局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项目。优化石化产业规划布局,有序推进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。
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,推行一站式服务,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。鼓励开展新能源汽车、智能家电、绿色建材下乡行动。支持制造业大型企业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研发设计、创业孵化、计量测试、检验检测等服务。适时修订《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》,鼓励外商投资制造业。
面向北京冬奥会转播等重大场景促进超高清视频落地推广。开展补贷保联动试点。
加快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、区域重大战略规划及年度工作安排明确的重大项目实施,推进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抓紧上马,能开工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,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,争取早日竣工投产。建立完善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专项执法检查常态化机制,督促各地区严格落实条例规定。
不断总结和宣传推广地方和企业振作工业经济好经验好做法。(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商务部、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)(五)大力推动企业技术改造。
对煤电和供热企业今年四季度的应缴税款全部暂缓缴纳。推动钢铁、电解铝、水泥、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和数据中心加大节能力度,加快工业节能减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。聚焦粤港澳大湾区、长三角、京津冀等重点区域产业发展重大任务,落实长江经济带、黄河流域等区域发展有关重大部署,结合区域特点制定完善当地发展规划、产业政策以及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,加大精准支持力度,提升产业支撑能力。出台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,进一步放宽制造业等领域限制。
严厉打击散布虚假信息、哄抬价格等各类违法行为和资本无序炒作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迭代应用,加大首台套首批次应用政策支持力度。
研究并适时出台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,鼓励地方有针对性出台帮扶措施。发挥国家和地方重大外资项目专班作用,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等领域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实施。
鼓励地方安排中小企业纾困专项资金,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给予资金等支持。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,构建一批各具特色、优势互补、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。